就拿“躲猫猫”一词为例。“躲猫猫”本是一种儿童游戏。然而在2009年时,一起事故为它充实了内涵。2009年2月,一青年男子蹲看守所不到半个月就因脑部重伤而亡。当地警方发表官方声明说,该男子是在和狱友“躲猫猫”之时遭遇踢打并无意中撞墙脑部受伤而亡。“躲猫猫”一词的流行不单表达了网民对于此事的愤慨之情,也是对这种不合情理的官方声明的一种讽刺,还表现了人们对当地警方粉饰太平、暗箱操作的不齿。基于种种因素,“躲猫猫”一词一跃而为当年普遍流传、使用频仍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消遣化、娱乐化的心理以及快节奏的社会造成的简洁化、快餐化心理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

“网络语言的流行既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心理的映射。”[9] (p74)可以说,语言就是我们真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几乎每一个网络热词都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有着一定联系。每个网络热词都是一段经历。它在揭露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态度以及揭示社会心理方面都有着现实性意义。

(二)语言因素文献综述

语言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语言间相互借用和吸收现象,比如说我们中国文字接受了诸如“克隆”、“沙发”、“可口可乐”等英语直译词的进入。很多网络词汇也存在这种现象。

有些流行语是由普通话里一些谐音转换组合而成。“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语言既不是由社会的某些集团或个人创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团和个人所专用;语言对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共同的,是各种社会集团通用的交流沟通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全民性。”[10] (p178)普通话是汉族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所有汉族人都有着说普通话的权力和需求,在网络环境里也是如此。我国的网络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同一的语言社群,使用普通话可以尽可能避免造成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以至于部分网络词汇直接采用了普通话里和它相谐音的字词语句等。比如说“蒜你狠”“姜你军”等,采用了谐音的形式直接地来展现当时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现实,同时点明这件事情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后果。这样的谐音改变非常有趣味性,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听懂。这亦是网络语言可以传播开来并逐渐流行的基础。

上一篇:留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下一篇:紧缩构式不X就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浅谈秘书礼仪之接待礼仪

浅谈如何提高秘书的说话艺术

浅谈热门影视作品中的秘书角色

网络社交媒体中人际传播的特征简析

浅谈新时期秘书的职业素养与个人修养

浅谈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风格

网络盗墓类文学的审美特性

上海某别墅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

开母婴店需要了解哪些知...

青奥会影响下南京生态城市形象的创新探讨

基于Unity3D引擎的跑车展示系统设计

激酶抑制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植物精油胶囊对冷鲜肉的保鲜研究

洪泽县中学学生参加阳光...

全球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初探【4975字】

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机器人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