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熔裁”,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篇中做出了相应的解释“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辞谓之裁”。[4](P161)即,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合乎文章体制的规范,叫做熔;删削多余的、无实用价值的文辞,叫做裁。而《熔裁》篇主要就是讲如何锻炼文意,剪裁文辞的问题。即讨论如何在文章中去芜存精。熔,本意冶炼金属,在这比喻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即熔意,是相对于思想内容而言,用刘勰的话就是“櫽括情理”,使之“纲领昭畅”。[4](P161)裁,本意裁剪衣服,在此比喻对文章文辞的删改,即裁辞,是相对于浮文繁辞而言,即“矫揉文采”,使其“芜秽不生”。[4](P161)
那为何要“熔裁”呢?“炼意”、“炼辞”一直都是我们文章写作中所被人关注的重要问题。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7]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也曾谈及:“常谓情志所托,故以意为主,文献综述 止炼其辞,抑亦炼其意。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8]这些无不向我们表明着炼意炼辞的重要性。
对于为何要“熔裁”的问题,刘勰在《熔裁》篇的开头也做出了相应的阐述:“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蹊要所司,职在熔裁”。[4](P161)就是说,由于作者的气质性情各不相同,遣词造句也会因为人创作时间的不同,在内容的安排以及文辞的运用上面可能会出现冗长、繁杂的问题,只有通过“熔裁”,方 能使文章“首尾圆合,条贯统序”,[4](P162)“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4](P164)与此同时,刘勰在《风骨》篇中也曾提到:“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1](P65)就是无骨的表现。如果“思不环周,索莫乏气”,[1](P65)则是无风的表现。而通过“熔裁”,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从而使文章达到“风清骨峻”[1](P65)的理想境界。如果不注重“熔裁”,那就将会在文章中出现犹如“骈拇枝指”[4](P161)和“附赘悬疣”[4](P161)的多余成分,甚至是“异端丛至”,[4](P162)“失体成怪”[3](P359)了。正因如此,刘勰《熔裁》篇中的“熔裁”对后世文章写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