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深入展开,教会学校开始建立起来。1818年罗伯特。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英华书院”,1834年改名为“英华神学院”,在这一年马礼逊病逝,为纪念他,传教士们成立了“马礼逊教育协会”,而同年由“马礼逊教育协会”创办的马礼逊纪念学校是华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教会学校寥寥无几,但却对中国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冲击。

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传教和办学等大量的特权。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使国外的传教士们靠着这些“合法”得来特权开始在中国的五个港口大肆进行教会的传播活动。之后签订的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更是稳固和扩大了教会的势力和范围,这些签订的条约中的条款实际上是为传教士进行文化侵略而作的铺垫,他们兴建大量的教堂、学校,引导人们信奉基督教,培养中国神职人员,传播西方文化思想。论文网

在教会学校创办初期,便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即招生问题。传教士在中国创立的学校,被认为是西方侵略的象征而不受欢迎,中国的富家子弟不愿到此学校受教,生源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学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孤儿、贫穷子弟等,以义学为主。但许多学生是因为贫穷而不得已到教会学校上学,因此他们已有机会就退学。为此,当时的许多教会学校以免收学费,提供许多的物质利益来吸引学生。

经过传教士们不懈的努力,教会学校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加,1845年在宁波建立“育英学堂”;1850年在上海建立“英华书院”、“清心书院”、1864年在登州建立“文会馆”、1870年在福州建立“通州学堂”等。根据基督教会于1877年在上海召开的“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的报告,自1842年到1876年,基督教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有350所,学生总数有5975人。[1]

1877年到1890年教会学校迅速发展,遍及全国,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出现。这一阶段的教会学校有1879年在上海建立的“圣约翰书院”、882年在上海建立的“中西书院”、1885年在广州建立的“格致书院”、1889年在南京建立的“汇文书院”等在教学规模和招收学生的数量上发展较高。在此期间,教会学校招收的学生有16836人。

1890年到义和团运动爆发期间,基督教在华创办的学校已有几千所,其中仅美国教会开办的中等及高等学校有74所。

1922年创办的教会学校大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中有1901年建立的东吴大学、1905年建立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908年建立的华南女子大学、1913年建立的金陵女子大学、1919年建立的燕京大学等等。

1952年5月,中央教育部草拟了一个《全国高等学院的调整计划(草案)》,为从外国传教士手中夺回教育权,进而撤消了所有有教会背景的学校,至此,教会学校结束了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

3 教会学校普通音乐教育状况

3。1 课程设置

早期的教会学校学制较分散,在课程上也没有设置一样的标准,由于各类教派的思想内容的差异,导致在许多地方都会与普通教育产生差异,但大致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宗教课程受到教会学校的重视,是学校的必修课程;2.不仅设置文学经书的课程学习,更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内容;3.为了向宗教活动服务,学校都会设置音乐课程,唱赞美诗为主要的课程内容。

美国长老会著名传教士约翰·倪维思1849年从美国联合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活动。他和妻子海伦·倪维思1854年初到宁波后六个月创办了两所寄宿学校,教授学生唱歌。海伦对教授音乐课非常有耐心,而且十分注重教学的方法式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只是单纯的教会他们唱歌,还教她们基本的识谱和乐理知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她顺利的训练出一个“男高、女高、中音、低音皆备的唱诗班”。

上一篇:试论歌唱表演前的案头工作以《多么幸福能赞美你》为例
下一篇:淮安市中学音乐课合作编创教学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堂创新

浅谈芭蕾舞外开与中国古典舞外旋的区别

中国民族声乐及作品艺术浅谈

淮安市清江浦区中学音乐...

对中学音乐课中“课外拓...

音乐教育对推进中小学素...

企业风险投资(CVC)對于开放...

第四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协...

糖化酶淀粉结合结构域基...

浅谈小學语文古诗教學的基本要点【2279字】

早期家庭德育文本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

房地产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2148字】

服装零售业的业务培训体系对销售业绩的影响

填料塔国内外研究现状

纳米石墨微片材料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