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所学校以外,早期创办的一些教会学校如福州女书院、北京贝满女塾、登州蒙养学堂、上海徐汇女中、上海清心女校等都开设有唱歌课,并组织学生参加唱诗班。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教会学校歌咏活动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演唱形式也由最初的“同声齐唱”逐渐向“多声部合唱”发展。

20世纪初,福州合唱联合会从1902年4月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合唱节,每次活动教堂中总是坐满了人,其影响可见一斑。教会合唱节的成功举办大大推动了当时合唱事业的发展,影响范围也由沿海城市不断向内陆逐渐推进。

3。2 教学方法

传教士在教学过程中很注意因材施教,由于中国学生对民族的五声调式音阶比较熟悉,对于半音的学习则比较困难,为了适应他们的学习,传教士尝试用五声音阶来编配歌曲获将一些经典的圣诗改编为中国风格的小曲,使歌曲尽可能口语化,使人容易听懂,歌词内容一般强调教化功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还尝试运用多种记谱方式进行教学,如倪维思夫人和范约翰夫子用的是正统的五线谱,在通州美国公理会办的潞河书院任的富善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夫人则采用的是首调记谱法,但当李提摩太夫妇在接触到广泛流传在中国的工尺谱之后,他们就毅然放弃首调记谱法改用工尺谱,后来还别心裁的创造了中西合璧的工尺谱和五线谱。

4 教会学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4。1 中等学校专业音乐教育

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教会学校办学条件开始不断的改善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展,许多的教会学校开始向中学发展。其中有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和文山女子中学等。另外,许多单独设立的教会中学也纷纷成立,随之变动的还有学习的年限、课程设置等许多问题。而此前学校开设的单一的唱歌课慢慢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许多学校开始增设新的音乐课程。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也由此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1。1 课程设置文献综述

1892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上海中西女塾是我国最早对女性进行专业音乐教育的学校。经过多年努力发展成为包括有琴科、唱歌科、提琴科和游艺科的专业音乐系科。

琴科是最早建立的,选修此科的人数最多的,师资充足,教学设备也最完备的一个科系。琴科的教学内容包括钢琴演奏和音乐理论两个部分。音乐理论主要包括基本乐理、和声与欧洲音乐史。[2]其中要学习一年的基本乐理,两年的和声和两年的欧洲音乐史课程。学校设有供学生上课和艺术实践使用的琴房楼和练琴室,琴科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上一次,不同年级的艺术实践时间不同。琴科的学习时间为十二年。

唱歌科建立于1919年的秋季,由林女士担任声乐教师,开始时,只有3名同学选修了这个课程,至1921年已有16名学生选修了这一课程。其授课时间为每周一小时,在课上,老师要求严格,让学生记录讲授要点并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在课下,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半小时或一小时的练习时间。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们演唱的曲目是一些著名作曲家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等人创作或改编的歌曲和民歌。当学习初具规模后,学生们会参加各种综合性音乐会,举办独唱音乐会,排演清唱剧和歌剧。[3]

1930年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也增添了键盘乐器设备,设立琴科,学生可以选修,同时也接收来校专修的琴科学生。

除以上教会学校外,还有不少中学。以北京的著名中学为例,如贝满女子中学、育英中学、汇文中学、慕贞女子中学等,这类教会学校按照西方教育方式开设音乐课程,有的还设有“琴科”等。[4]

上一篇:试论歌唱表演前的案头工作以《多么幸福能赞美你》为例
下一篇:淮安市中学音乐课合作编创教学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课堂创新

浅谈芭蕾舞外开与中国古典舞外旋的区别

中国民族声乐及作品艺术浅谈

淮安市清江浦区中学音乐...

对中学音乐课中“课外拓...

音乐教育对推进中小学素...

企业风险投资(CVC)對于开放...

第四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协...

糖化酶淀粉结合结构域基...

浅谈小學语文古诗教學的基本要点【2279字】

早期家庭德育文本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

房地产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2148字】

服装零售业的业务培训体系对销售业绩的影响

填料塔国内外研究现状

纳米石墨微片材料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