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孙振华:《广场操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01 页。
4 李华伟:《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版,第
217 页。
5 王春光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 J 村农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
《浙江学刊》2004 年第 1 期,第 139 页。
间;用于处理公共事务、举行政治集会的政治性公共空间。1 也有学者将乡村公共空间分为正式的公共空间和非正式的公共空间两种理想类型。他们
强调正式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来源于外部的行政力量,非正式的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则来源 于村庄内部的传统、习惯以及现实需要。2其实,任何一种形式的划分都有其合理性,也都 存有偏颇。如果将这些类型的划分相糅合,取长补短,相信会更具有兼顾性。论文网
从乡村公共空间对农村居民内在驱动力的影响和对乡村秩序维持两个角度,可以将神异 性公共空间、日常性公共空间、政治性公共空间归入到正式的公共空间当中。从另外的角度 来看,正式的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不仅仅来源于外部,内部因素同样占有很大份量。非正式 的公共空间,例如古井、打谷场等,它们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行为动力和社会秩序建构的 作用是有,但是十分薄弱的。红白喜事、庙会等活动虽说其作用强度较大,但因为这类活动 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所以仍可以把它们归属于非正式的公共空间。
那么,真正意义上正式的乡土社会公共空间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国家角度看,正式的乡 村公共空间要有行政力量参与的。从乡土社会自身来说,正式的公共空间需是稳定、持续的。 也就是说,这种公共空间一定是公共的,至于其属于怎样一个群体范围共有,那倒没有办法 统一。有以村或某一宗族为单位建立的,有因某一人或事形成的,或者该空间有特殊的功用。
真正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公共空间,是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个人、集体、 国家等多层次,宏观、微观等多角度的相结合的。就现实来看,乡村里祠堂、学堂、礼堂就 是符合以上基本条件、真正的、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的参与者涵盖面广泛,能够召 集该区域几乎所有成员、发挥着某种公共性作用使社会达到某种被所有成员所期望的状态。
3。聚拢·驱动:公共作用表现研讨
乡土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作用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呢? 乡村公共空间首先发挥的就是一个共享的作用。共享包括形式上的集中,就是男女老少
致力于构建一个可以共处的空间或者本身趋向于存在该空间之中。就好比农村的戏台,更准 确的说是看戏的地方,我们也称之为公共空间。多份访谈资料都记录了村民们喜欢看戏、热 衷于看戏,看戏成了他们生活乐趣的来源之一:
村子里唱戏可是件大事,早年间的传统保留下来。一年之中正月里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唱 戏,再穷再没吃食,大家还是会挤出钱来凑份子请戏班。平时假如宽裕,由族长发起,也会 请人唱戏,有时候多唱几天有时候少,看钱的多少。不会有人反对,只要说是要去听戏,手 里的活都会先搁着,什么事情都先放着,听戏倒成了最重要的事。其实那个时候没什么其他 的活动,我们农民整天就是田里来地里去。一年中难得邻里乡亲聚在一块谈天、吃东西还可 以听戏,不高兴才怪嘞!3此外,乡村公共空间还能促进思想上的集合,主要体现在村民们在思想层面的共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