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保障住房在准公共品属性下呈现的较强的公益性、保障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在准公共品属性下,确立保障住房是准公共产品,明确其公益性和保障性。保障住房对于保障对象的数量有限制,在保障数量范围内,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超过一定的数量,保障对象具有拥挤性,容易造成负的外部性。所以在数量范围内和范围外,呈现不同的特性。这样就一方面会影响保障住房对象的保障利益,另一个方面则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或者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保障性住房还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外溢性,保障性、经济性等特征。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是用来增加多数人经济福利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也是如此,是为城镇中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性住房。
2.3 准公共品属性下保障住房的供给分析
保障住房供给体系中,供给对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是整个供给体系的核心。保障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产生竞争性,并且取得也是以减少先前使用者的适用,会对整个准公共品的秩序造成紊乱,会减低准公共品的使用价值。准公共品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不完全非排他性,在私人物品情况下,市场价格决定私人物品配置,是一种福利性政策性的住房,会对保障住房的总需求和供给造成轻微影响。准公共品又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住房保障的出发点是保障有屋子,同时共计费用昂贵,保障住房的供给则需要付出巨大的仓政治支出。
住房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根据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住房状况提供不同的住房。1998年,我国就已经提出构建三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了,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者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房。目的没有没的,就是为了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所以在这方面我国政府还是做的挺到位的,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3 上海市中低收入阶层的状况及历年住房保障制度
3.1 上海市中低收入阶层的状况
1.收入状况
随着上海人口增多,城市化与旧区的改造,上海市民对住宅需求不断扩大。然而房地长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1)动迁用房:约占市场总需求30%;2)改善性购房:约40%-45%; 3)境外和外地人士来沪购房:约20%-25%;4)上海本地投资性购房5%。
根据《2002年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公布表明:2001年上海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883元,如果按照每户2.8人,上海2001年平均家庭年收入为3.6万元,即家庭月收入是3000元,低于这个水平的就可以归纳到中低收入家庭。然而从统计部门来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3.1如下,前四类家庭是可以被划入中低收入家庭,而前两类不具备购房能力,就算政府提供每平方米3000元的中低价住宅,以每户70平方米计算,总价21万,对于这种家庭来说根本难以支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据统计,去年上海新商品房中,单价3000元以下占14.4%,3000元--5000元占52%,5000元--7000元占22%,7000元以上占11.6%。同时,新上市商品房的建筑面积70平方米以下占2.2%,70--100平方米占16.3%,100--150平方米占54%,150平方米以上27.5%。
表3.1 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单位:元)
居民分类 最低收入 低收入 中等偏下 中等收入 中等偏上 高收入 最高收入
人均收入 6103 7700 9170 11155 13812 16935 30615
- 上一篇:关于文科类大四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
- 下一篇:关于退休年龄的适度性分析+文献综述
-
-
-
-
-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