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其所作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认识,但通过概括,我们发现大致有两种代表性模式: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前者侧重于暴力事件的主体,认为所有校园暴力事件都是侵害在校师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这种模式将学生和教师作为施暴者或受害者;后者侧重于暴力事件发生的场所,认为校园暴力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同时也包括上下学途中、校园周边地区所发生的与师生相关的侵害行为。因而,本文所采用的中学生校园暴力概念包含主体和空间两方面要素,即:发生在中学及校园周边地区,学生、教师或校外人员蓄意侵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文献综述

2。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类型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暴力实施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语言暴力,主要指通过侮辱谩骂、造谣诋毁、嘲笑讥讽等歧视性语言,伤害被害者的人格和自尊,促使其产生自卑、抑郁、敌对等不良心理特征的侵害行为;二是心理暴力,主要指借助漠视、孤立、排斥等非身体接触方式伤害被害者精神世界的行为,也被称作“冷暴力”;三是行为暴力,最为常见,主要指通过敲诈勒索、打架斗殴、恃强凌弱、性侵犯、凶杀等方式对受害者的躯体进行攻击并造成一定侵害的行为,它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会导致心理重创,更甚者会危及生命。不同的暴力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略有不同,从暴力行为的伤害类型来看,又可以将其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前者侧重对受害者的心理、精神造成侵害,后者则侧重于对身体的伤害。像前面讲到的语言暴力、心理暴力就是软暴力的一种,而行为暴力则属于硬暴力。以参与校园暴力的对象为标准,则可以分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校外人员与在校师生这三大类暴力行为,其中第一种是中学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也是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二、美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综合干预

虽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校园暴力形势依旧严峻,仍面临诸多挑战,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所缓和,暴力事件发生率总体呈下降态势。据学校安全中心统计报告显示,从1992年到2005年,成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中学生比例下降了2%,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也减少了10%。另据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发生在12至18岁学生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减少。美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得力于全社会的协同努力,从政府到学校、家庭、社区,从各项法律法规到行政指导文件,从专业的研究机构到积极参与的民间团体,美国在应对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上构筑起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综合化防治体系。

上一篇:数学焦虑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现状的调查减负增效协同育人

马克思主义真善美视域下...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對當下...

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學校园...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

校园文化對大學生职业道...

高职大學生网络校园文化...

初中校园暴力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