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淮北区委作出了筹建淮北中学的决定,区委领导刘瑞龙、刘子久、刘玉柱等人在张塘召开了筹建会议。会议指出“这个学校以普通中学的名义和形式来办,其性质和任务,其方针和方法,必须明确是为淮北解放区培养所需的基层干部”[3]。将淮北中学以普通中学的名义来办,主要是考虑到淮北地区处在复杂的敌后环境,随时面临敌、伪、顽的威胁,如果公开以干部学校的名义来办,必定会遭受敌、伪、顽的打击,不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区委又考虑到根据地的部分群众受到国民反动宣传的毒害,思想上对有所顾虑,不放心将子女送到干部学校去学习。所以最终淮北区委和行署决定将这个学校以中学的名义来办,一方面解除各阶层群众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便于吸收更多根据地内外的爱国青年加入到工作和抗日斗争中。

淮北中学在创办初期,得到了不少地方上热心人士的帮助。在刚决定创办淮北中学时,淮北区委便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校,阳景庄许老太太得知消息后,主动捐献三百多亩良田,以及房屋数十间,协助区委创办淮北中学以培养干部,解决了燃眉之急。校址选定后,考虑到淮北地区对敌斗争环境复杂,唯恐敌、伪、顽前来骚扰,新四军第四师又派了骑兵团驻扎在学校附近,保卫全校师生的安全。此外,为了保证学校的生活供应,政府还往淮北中学调运了许多粮草。经过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淮北中学的筹建工作就完成的差不多了。1941年7月,学校开始进行招生,9月1日便正式开学。从此,这所新型学校便成了我培养干部的摇篮。

(二)淮北中学的生源和师资

淮北中学从创办时起,就受到了华中和淮北根据地政军领导同志的热切关怀。其生源主要是淮北区行署通知各县、区、乡政府,动员本地具有高小,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以及在职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到淮北中学去学习。据数据统计,“根据地的青年学生约占65%,地方的青年干部约占10%,来自敌占区和游击区的青年约占20%,来自国统区的青年约占5%”[4]。来自根据地的青年或青年干部,大多是受了政府的动员,自愿到淮北中学去学习,而根据地以外的青年绝大多数是我地下通过各种途径介绍入学的。此外,来淮北中学学习的青年,其年龄也有一定限制,一般须在十六岁左右,以生活能自理为准,至于学生的上学费用,则一律由政府供给,对于家庭确实困难的,学校在进行核查之后,还会适当地给予补贴。

淮北区委和行政公署还从多方面努力,为淮北中学配备了一批坚强的领导班子。校长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任崇高,任老是淮北著名的外民主人士,在我的领导下,积极从事活动;副校长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张宇瑞,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语文和社会科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导主任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毕业生徐子佩,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此外,淮北区委和行政公署还从各部门抽调了一批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一些有水平、具有教育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淮北中学,充当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比如从爱国民主人士中选调了一批擅长教学的教师:胡锡三、张绍云等来淮北中学任教;从部队抽调了营级指挥员苏子扬,来淮北中学担任军事教员等等,还从江淮大学的毕业生中选调了沈如峰、王种兰、马子祥等一批优秀青年来校任教,进一步充实了淮北中学的教师队伍,“这在当时各抗日根据地中可以说是非常少的一支教学队伍”[5]。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研究
下一篇:清末苏北师范教育研究

陕甘宁边区西北党校干部...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