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实习的期间,在校园里、教室里,也有很多不诚信的现象的出现。比如:同学之间吵闹不小心损坏了学校的公共财物,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面对老师的责问,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通过撒谎、装傻等方式欲盖弥彰。
3 小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和自身原因
随着社会虚假敲诈事件,欺骗诱拐事件的增多,通过电视新闻等主流媒体渠道或多或少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其次,作为一名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在认知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加上电视剧,动画片在相关方面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使用“不正确”的内容诱导影响,混淆了小学生可能已经存在的是非观,不能明确判断某些行为的对错,动摇了已经存在的价值观,从而使得他们的诚信意识更加的薄弱。在看到撒谎,欺骗的行为没有受到严重惩罚或者看到赞许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即使是错误的但却是可行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还有人支持这样的行为,那他们下意识里可能就接受了这类错误的行为,并在头脑中承认了这些行为的合理性,并且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力差,如果有利益的诱导,可能就会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3。2 家庭原因
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心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只进不退的,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成果只看重成绩和名次,让学生的压力变大。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敢直接与家长沟通交流,选择逃避或者隐瞒问题和事实,进而变成撒谎和欺骗。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也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家长只对孩子管教严格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或者轻易给孩子许下承诺却总是找理由逃避现实违背诺言,那么孩子在内心也会产生排斥心理,家长在孩子眼里没有了权威,不信任种子就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小学生年龄还小,很多的行为都是模仿家长或者通过平时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整理转变而形成的。再加上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把生活中自己或者别人的一些不顺利的经历总结成间接经验传达给孩子,误导他们诚信就是老实,就是吃亏,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使孩子对于诚信意义产生偏差。当然,家长的过分溺爱和对不良行为的不作为,也会导致诚信行为的缺失。文献综述
3。3 学校原因
在当前社会,学校德育教育存在功利化的倾向。老师们的相互攀比竞争、学校领导过分重视升学率高低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小学生年龄小,独立意识差,没有自控自律的能力,惧怕老师和家长,他们的学习除了为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之外,还要考虑到老师之间的比较。个别教师可能担心学生的成绩太低影响自己的形象和考评,选择不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和影响学生,导致小学生在成绩方面特别看重。在实力不足,压力逼迫的情况下,小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出现也就显的不意外了。另外,有个别教师的个人素养还存在着问题,比如:借学生东西没能及时返还;在课堂上进行承诺,之后就不了了之;要求学生尊重他人,自己却随意翻阅学生信件;要求学生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屑,自己却视而不见;要求学生保持桌面整洁,自己的办公桌去凌乱不堪等等,这样的老师会降低学生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尤其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一旦老师的威望下降,成为了学生心中不诚信的“楷模”,小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也就不意外了。
4 学校教育应对小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进行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