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具体内容 11
5。3 实施方法 13
5。4 课程评价 14
6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电脑绘画》案例设计 15
结 论 20
参 考 文 献 21
致 谢 22
1 引言
在这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了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更要重视在中小学实行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为了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我们可以开发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并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刚开始学习的信息技术好奇心会很强,但是随着知识的加深,学生会觉得无趣且难以理解。尝试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互融合,在教会一定的绘图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我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脑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实现自我满足感。由于学校的硬软件设备、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等问题,要开发出合理的《电脑绘画》校本课程,本人觉得仍然需要全面理解校本课程、深入探究该《电脑绘画》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并对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2 校本课程概述
2。1 校本课程的涵义
什么是校本课程?如何定义校本课程?自从校本课程被开发使用以后,国际上分别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思想产生以及其概念的出现等方面对它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一书中精确地将校本课程定义为: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
结合许多研究者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本人认为,学校是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场所,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宗旨,由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部分学生等共同参与探讨、分析,对部分课程展开设计研究。课程的设置既具有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的创造热情,发挥个性特长,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等因素,因此也有部分的研究者认为校本课程一方面可能把关注点放在学校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上,一方面又容易走向兴趣zhuyi,学术性又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与国家课程所追求的共同、平衡相悖,造成校内课程不均衡和不连续。目前,我国校本课程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些现象和状况还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去尽量回避的。
2。2 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是守校整合课程资源的活动,它具有传承性、自主性、主题性、创新性的特点[2]。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文化传承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
随着社会的文化观逐步变化发展,课程的制定、实施、评价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年青的一代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和背景文化,他们对教育的追求也有着不同的目标。我想,单一的国家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面对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校应该开发出多元文化视角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