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中的地方政府形象现状
近年来,公众通过网络对地方政府达到一种“有话说,敢说话”的高潮,“网络反腐”成了公众共同参与的一个热点话题。各个网站开展的对地方政府形象的谈论霎时间受到网友的热情响应。通过网络曝光和网民监督,像“表哥”、“房叔”等官员相继落马,网络反腐一时间效果极佳,但这极大的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
(一)负面评论较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卓见成效,各级地方政府有了完备的机构人员,分工更加明确,利民工作也更加到位。在地方政府形象宣传方面,虽然地方政府有了更广泛的渠道、方法和手段,宣传的价值理念也准确无误、合情合理,但是宣传的话语体系仍然抛不开“官样文章”、“八股”的限制,因此宣传内容不但难以深入民心,反而引起公众的不满和抵触。在地方政府行政方面,“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官员不为一方民众着想,这些地方官员的不良行为在公众心中“扎根”,导致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心理倾向发生“扭曲”。在网络环境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负面新闻,例如哪个贪官的下马,后面的评论都是一片呼声,相反,对于很多好的法规政策却得不到公众的赞同。从这方面看,地方政府形象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在下降,信任度也随之减少。
另外,由于网络新闻平台的多样化和传播的速度化,加之网络立法监管的不健全,把关水平的不成熟,导致某些网站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缝隙中快速建立。这些网站在更多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控制公众的求知欲,故意写出很多损害地方政府形象的文章和帖子,吸引公众的眼球。这些网站能够对地方政府形象任意评判,甚至进行主观臆造,严重改变了地方政府在公众心目中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公众在这种网络舆论环境中即使不主动参与阅读和评论,也会被潜移默化,改变自己对地方政府形象的看法,导致对地方政府不信任的常态化。
(二)负面消息传播速度快,地方政府回应速度慢
在网络环境中,面对地方政府的正面消息,公众往往不予理睬,但是负面消息却很容易引起公众的解读倾向,并且加以评论和传播,在短时间内这些消息就会在网络上形成共享平台。在某些网络舆情事件面前,地方政府的负面消息借助各种媒体和广大公众之手高速度传播,而官方微博和新闻发布会却是“蜗牛式”盘旋前进,不能及时查明根源,引导舆论倾向。例如在2011年的“抢盐”事件中,2011年3月16日下午开始,不法分子利用“大陆海水受日本核辐射污染,食盐可防辐射”等谣言蛊惑民心。继浙江绍兴、宁波地区开始出现抢盐潮之后,很快就蔓延到多个城市。17日,全民出动抢购食盐,多数超市和售盐商店的盐几乎全部被高价抢购一空。还未等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新闻进行辟谣,“抢盐”事件就已过去。这次“抢盐”事件,由于有关部门反应速度过慢,没有及时关注舆情把谣言扼杀在摇篮中,也没有及时公开真实信息来打破谣言,使得谣言有机可乘,不仅使公众遭受到极大的财产损失,而且蒙受很大的精神损失。在这种网络舆情中,公众往往相信第一手信息,而第一手信息应该由政府发布,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发布,就会导致公众无处可信去相信谣言,错误的判断给公众带来巨大损失。公众遭受损失之后,便会对给自己造成损失的原因深入追究,一时间网络上对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失职、渎职等负面新闻风起云涌,政府无言应对的同时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上一篇:我国视频网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下一篇: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探究

试析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语言【3004字】

试析日本忠臣藏”题材电...

试析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现状【2166字】

试析微电影對城市形象的...

试析白鹿原小说语言和同...

网络环境下恶搞”电影的...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电视与...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