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发展历史进程,十九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世纪。法国大的出现,思想上开始启蒙,资本主义兴盛以及科学技术也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大体格局,科学、思想、特别是艺术,都面临着多种冲击。当时,古典主义绘画流派处于社会的正统地位,印象派与其他流派要么趋于没落,要么还处于萌芽阶段;而学院派绘画正是古典主义绘画孕育出的产物。布格罗的画作正是在此阶段下诞生并逐渐成熟的。
2。2传统艺术的影响论文网
布格罗的艺术生涯就是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激烈对立下开始的。182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较高的绘画天赋。1846年,21岁的布格罗考入巴黎美术学院,开始受教于古典主义传统艺术。很快,因为在1850年获得法国国家艺术奖“罗马大奖”名声大噪,并前往意大利留学。四年期间他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作品并仔细研究,游历了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正因为对意大利古典艺术的这份喜爱,启发着他不断的寻找最严谨、高超的绘画风格和技法。也对他的以后的绘画创作逐步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可以说欧洲传统文化对布格罗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3。布格罗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突飞猛进,许多艺术家在现实中感受不到宁静和谐,所以开始在作品中选择逃避现实。现实主义摧毁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美。但是,布格罗不管古典主义艺术面临着如何的危机,仍一直在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接受着古典学院派教育,倔强的守候着最后的领地,试图用扎实完美的形体和表情打动观者。
以传统主义画风为主的布格罗,细腻地刻画了一系列神话演绎画作。他早期的画作大部分就取材于神话与寓言,展现了较为丰富的宗教历史场景,主题严肃,画风沉稳,色调阴暗。比如《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抵抗爱洛斯》,作为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更广为传播——丘比特。在布格罗唯美写实的绘画艺术风格之下,调皮获评的爱洛斯正打算爬到女孩儿身上,将燃烧这爱情之火的金色箭矢刺入女孩儿的心房。而少女衣衫半褪,欲拒还迎,张开双臂,想要阻拦他,不想让爱洛斯靠得太近,然而脸上的表情又出卖了她的内心,她看上去并不恼怒,也不生气,少女的表情又好奇羞涩又满怀期待憧憬,她不是在和爱神纠缠,而是憧憬爱情之箭矢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的爱情。
可能是因为布格罗早年丧子丧妻,亲情的缺失成为他创作灵感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失的事物会更加鲜明美好。我想这也是他后期作品展现了更多世俗化的社会生活内容,关注和重复描绘女性,母性主旨题材的部分原因。反观生命,也许他昔日的哀愁慢慢沉淀在了唯美悲伤的画风氛围里。如《女孩与石榴》、《女孩与水果篮》,作者可以用近似照片的写实风格把女孩的五官,手刻画的柔美细腻。主题轻松,画风飘逸,色调明亮。以高度完整、擅长捕捉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总是给人以如幻似真的唯美感,让我能融入到他画中所营造的气氛中。特别是女孩多愁善感的情绪化精神,既写实又传神,表现与现实完全相反的宁静。还有创作中常出现的那些充满浓郁的乡村风情与田园景象,背景多为树林、牧场与田野,农村姑娘们大多穿着单色系明快的意大利乡村服饰,搭配花色披巾,赤脚,面上却毫不羞涩,十分真切自然的画风很容易感染观赏者,让他们被女性身上的母性气息所感染,并代入其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心灵趋于平静、柔和。在他的题材中还常见牧羊女、乞讨者等中下层人民,加上他特有的伤感唯美感,也仿佛在阐释着心中对现实的感想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望。如《小乞丐女》的画面中描绘的就是无助弱小的流浪儿,她们蜷缩在画面的一角,穿着脏乱的衣服和披散着散乱的头发,却有清冷却又坚定的眼神。这也许就是作者想借绘画创作表达远离尘嚣,寄予生活中得不到的美好与向往。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