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期对青枯病的发生也有影响。一般移栽期早,可使成熟采收期避开发病盛期,造成的损失较小,反之损失较大。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青枯病在各地区的发生消长态势存在很大差异。青枯病呈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始病期逐渐提早、为害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如福建、广东、广西东部4月上旬或更早可见发病,6月初或更早进入盛发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等省,最早可在5月上旬开始发病,在7月份以后进入盛发期。同一省区平原与山区发病时期也不同,山区比平原发病稍晚一些。
2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
由于病菌的菌系复杂,寄主广泛,青枯病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个大难题。目前生产上主要是采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套种等农业措施来防治青枯病,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原因的限制,防治效果仍很不理想。而用化学药物来防治土传病害目前效果也不很理想,而且病菌对药物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加上化学防治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这一切都使得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2.1 抗病品种培育
种植抗病品种历来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青枯病的抗病鉴定、抗病机制、抗病遗传、抗病育种及诱导抗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梁子超等,1984)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接种后在病圃(青枯病严重的苗圃地) 栽植筛选方法,最终选出4个生长较快、树干挺直、抗病性较强的短粗木麻黄优良品系供生产单位使用。自1992年起,番茄抗青枯病育种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合作项目被各国所重视。该项目从世界各国收集了35个抗青枯病的番茄品种,在10个国家进行的抗病性田间鉴定试验表明,这些品种的平均存活率均较对照感病品种高,其中Hawaii7996品系表现的抗性最为稳定。(李海涛等,2001)则认为采用幼苗期鉴定淘汰感病苗,再对抗性苗进行成株期鉴定及经济性状选择的抗病育种方法比较有效。
但是,抗病品种培育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筛选抗性植株的方法比较困难;二是抗病品种虽有较高的抗性,但常不具备优良的生产性能;三是所获得的抗性菌株往往只对青枯菌的某一小种或某一生化型起作用,而自然界中青枯菌种内多样性复杂且易于变异,这就使得抗性植株无法以一种基因型文持下去。
上一篇: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下一篇: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地养分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储藏条件对新鲜麦冬...

牛粪蚓粪及其生物炭不同...

不同营养糖源对斑痣悬茧蜂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不同桑枝含量培养基对大...

新的大豆疫霉分泌蛋白家...

水稻A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

GRAS转录因子家族在短柄草中的进化分析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