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极端化状态——爱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无条件地奉献出自己的爱。仔细研究,往往可以看出在张悦然所描绘爱情蓝图中,她赋予给主要角色的形象主要分为:追随与被追随者,在这样的角色形象的指引下,呈现给读者地显然就是一种极端对立的模式,也似乎少了一点“人情味”。
在张悦然作品中其实不难发现,这种“纯粹”无条件的绝望的爱情,缺乏的是一种真实性、经验性。徐妍对其这样的刻画方式予以了一种更好的解释:张悦然是“执拗的幻想者,她的小说依靠的是对幻想的执着迷恋而不是对经验的忠诚书写。”[5](p37)
很多学者对其解释更多的是偏向于,张悦然作品中的爱情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幻想”性刻画,更不如说是对于市场的哗众取宠。我们不难承认一个事实,自“80后”踏入文坛,在其作品中较为明显的是文化市场的色彩。金春平提出“越来越多的‘80后’接触到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交换原则,将自己的视野拘泥于狭小而空虚的精神世界,不约而同地向往着‘爱的追寻’……”[6](p83)市场下的“80后”,受到的市场经济的熏陶,在规则下做出情感选择,难免不会不受到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