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品理论 现实生活中,物品种类繁多,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属性与提供方式,公品理论从物

品的消费属性出发,揭示公品的特征。 1、公品与私人产品

经济学中,对物品的分类是基于消费中物品效用的获得属性来进行的,即消费过程中是 否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是指物品(或服务)的使用存在一个人消费它的效用 别人就不能同时消费它,或者就会减少别人对该物品效用的消费。排他性是指物品(或服务) 的使用可以根据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将未付费者或不允许使用者排除在对该物品(或服务) 的消费之外的属性。2将这两个维度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如下分类:

表 1 物品分类的矩阵表

竞争性排他性

私人物品:如食品、衣物、私 人轿车等 可收费物品:如电影院、收费 公路、有线电视等

公用资源:如公海中的鱼、公 共牧场等 纯公品:如国防、灯塔、 城市雕塑等文献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将公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何其 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由此引申出公品的三个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

2李延均,杨光焰编著。公共财政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11

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他所描述的其实是上表中的纯公品,这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少 之又少,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公品主要是准公品。

2、准公品 纯公品是指那些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而准公品则是指那些

仅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中的一项,不需要达到完全非竞争或完全非排他的程度的产品。教 育属于准公品,一定阶段内,一个国家拥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有人使用得早使用得 多就会让其他人无法享受到足够的教育资源,这是其竞争性的体现,并且具体的某所学校教 育可以通过收费来过滤一部分人群,这又是其排他性的体现。但是教育有正外部性,个人受 过教育之后得到内部的收益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外溢给社会,提高国家民族文化素质,推进国 家经济文化建设等,这外部效益可以供所有人共享,这个层面上它有具有非竞争性。总之, 教育这种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不完全的,属于准公品的范畴。

上一篇: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现状调查及思考
下一篇:杭州市小学生班级认同感现状调查研究

智障儿童教育与干预现状研究【2043字】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留...

西南部留守儿童的教育现...

新现象學的情境理论對儿...

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现状及思考【2253字】

特殊儿童教育之我见【2079字】

斯坦福实验對儿童教育环境的启示【2127字】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