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绘本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据研究,2岁半的儿童已开始出现自豪、羞愧和内疚等自我意识的情绪。通过某种行为达到成功时就会感到自豪;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成人的标准和目标时,就会出现羞愧。它的典型表现是无力感和自我攻击;当自己的行为失败时会产生内疚感。[5]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因为失败、受挫而发脾气、哭泣、自责的现象并不少见。
据阅读治疗理论(指医师指导患者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借以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情绪情感方面的紊乱病症)的观点,图书及故事阅读可以启发读者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认知和内在情感,然后通过讨论互动使读者有所感悟,最终解决问题。[6]绘本阅读是阅读的一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绘本阅读可以有效梳理和排解幼儿这些负面或不合理的情绪。
例如,在《萤火虫的梦》中,生活在一根绿竹上小萤火虫想照亮整个竹林,但是它的发出的光芒远远不够。可是大树爷爷告诉他不要着急,等他长大了光就会跟着慢慢亮起来。后来小萤火虫做了一个一夜长大的梦,在大树爷爷的教育下,这份急切转化为一种希望留在了心底。这些虚拟的人和事,给幼儿们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个环境中代表了他们普遍要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且也给他们做出了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示范。通过绘本教学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得到深刻体会,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意识情绪。
2。2 绘本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文献综述
情绪情感有很多种,例如害羞、骄傲、爱、恨、同情等等。这些情感体验在幼儿简单童真的生活中或出现过,或没有。生活比故事平静,而生活也远没有故事丰富精彩。那些幼儿生活中没有过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获得。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唤醒理论认为,教育是对人情感的陶冶与濡染,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唤醒。他还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的情感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7]这一理论观点与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对绘本的价值评价不谋而合,曹先生说:“受它(绘本)滋养的一代人,会因为它的影响、思维方式、审判方式、甚至人生态度都会有所改变。”由此可见,绘本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
绘本上涉及到的情感很广,《机器人心中的蓝鸟》里,机器人宁愿自己坏掉也要把小蓝鸟送到南方去的那份温暖的悲伤;《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大兔子和小兔子互相比较有多爱对方时洋溢着的浓浓的爱;《黑多多和花点点》中与朋友们分享的快乐、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通常会想象自己就是绘本中的某个角色,投入其中,产生情感和心灵的共鸣。[8]这些共鸣正是他们内心情感被唤醒的表现,这一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如男孩们会认为自己就是智慧而勇敢的王子、勇士,而女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骄傲美丽的公主和善良动人的美人鱼,并且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向这些人物看齐。绘本正是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唤醒幼儿各色各样的情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