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教师情感性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开设“相互作用的分析和人类发展课程”、 “情感性教育课程”等等。“相互作用的分析和人类发展课程”旨在“帮助教师,增强他们对人类发展过程的了解,了解他们怎样影响各自的相互作用,帮助他们更灵敏地对待学生和同事”;“情感性教育课程”目的在于“着重帮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忧虑,鉴别课堂中忧虑是怎样出现的,向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籍以解决那些忧虑,设计一些能把学生的忧虑和学业课题联系起来的课程模式”。
(三)情感因素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在初中课程的教学目标出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多次指出培养学生情感是必要的。比如在“教学目标中”指出,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神话对科学的认识,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尊重科学,反对迷信;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具备探究与创新的初步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写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当今科学教育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通过对方面来展现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困难。课件培养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三、情感因素对学习影响的调研
(一)问卷角度的选取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学生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1。学生对学科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当问到学生你这门课的成绩为什么提不上去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说是我没有兴趣,我对这门课没有太多的感情。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情感状况。初中的科学知识点还是相对容易的,对于一般同学而言,学习科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同学可能是受到别人的旁敲侧击,可能是在一开始的时候碰了钉子但又不敢去问,导致落下的越来越多,不会的也越来越多,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厌恶与恐惧。如果教师能够克服学生的这种负面情绪,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知识的保持与巩固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有一套自己学习科学最适合的方法,那么他们学习就能主动,就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成绩了。
2。学生对家庭的情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一样事物的情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举个例子,我爸爸是工程师,在我小时候,就把一些测电的,修东西的工具放在家里,平时也会让我帮把手,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解答我对自然的疑问,有一次我问他高压电线跟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时候,他就回答我了,当时觉得好先进,所以在上初中开始就参加学校的电子百拼组,自己设计电路、自己焊接电路、自己检查故障。而那时候我的科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所以父母的情感也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情感。父母在平时对孩子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当你一直夸他“你好棒”的时候,也许他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对学习重视了,也能让孩子坚定对学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