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近年频频出现的“路怒”现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包括:生物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引起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并且根据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这两大社会心理学分类,提出个人管控与政府干预这两大类措施,以期为预防、减少攻击性驾驶行为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希望可以帮助广大驾驶员从自我认知上转变思维,增强安全驾驶的意识,从而进行及时、恰当的自我调整,进而营造安全、轻松的道路交通环境。72446

毕业论文关键词:攻击性驾驶行为,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措施 

Abstract:Aiming at "road rage" phenomenon appeared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include: biological instinct theory, frustration - attack theory an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othe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cause aggressive driving behavi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depending on the inpidual and group psychology these two 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personal control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se two categories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prevent, reduce aggressive driving behavior provide a valid reference。 So we hope to help change the thinking of the drivers from the self-awareness, and enhance awareness of safe driving, so that timely and appropriate self-regulation and thus create a safe, relaxed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Keywords:Road rage, Social phycology, Causes, Intervention measures 

目录

1 引言 4

2 攻击性驾驶行为产生的机理分析 4

2。1 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4

2。2 挫折—攻击理论 5

2。3 社会学习理论 5

3 社会视角中的攻击性驾驶 5

4 攻击性驾驶可预防措施 7

4。1 驾驶员的自我管控 7

4。2 政府强有力的干预 7

4。3 大众媒体正确的引导 8

5 问题与讨论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时代的到来,交通机动化的进程加快,交通安全问题更是突显出来。其中尤为明显的是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的“路怒”现象。例如,2015年2月,28岁的私家车车主李某,在载着妻子、父母的情况下,由于前方驾驶面包车的女司机无预兆变道,加上李某自身车速不低,致使李某险些撞上路边护栏。受惊的李某愤怒的追上面包车并将女司机逼停,与其理论。由于女司机的不甘示弱,两人的理论随后发展成肢体冲突。最后,冲动的李某将面包车女司机踹成轻伤一级,李某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一年。因此,伴随路怒行为的往往是暴力冲突,甚至是刑事责任。

路怒,国外的研究者也称之为攻击性驾驶,指的是:有意识的对驾驶环境中的他人进行身体、心理或情感伤害的行为,比如有意地追尾、堵截、违章超车或言语侮辱,甚至肢体冲突等[ ]。据相关统计,在美国,每年平均至少有1500人因为攻击性驾驶而受伤或死亡,自1990年开始,更是以每年7%的比例增加。因此,攻击性驾驶,已经成为威胁交通安全与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 ]。

上一篇:中学生抑郁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下一篇:大学生考研焦虑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力与攻击性的关系

消极情绪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游戏类型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