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散文与散文教学设计研究概述
一、我国散文研究概述
(一)散文发展的历史追溯
在古代,把不押韵的文章统称为散文。先秦时期的散文从卜辞萌芽,最终形成说理性的诸子散文和记事性的历史散文;两汉时期的散文以政论文(如《过秦论》)、史传文(如《史记》)以及汉赋(如《子虚赋》)著称;在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散文抒情化、个性化的特性越来越明显,此时讲究遣词造句的骈文发展起来,文学批评理论也不断发展,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勰的《文心雕龙》;而唐宋散文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为最;明清散文分别以小品文和古文、骈文为主。
现当代散文的发展也毫不逊色。以梁启超新体散文为出发点,陈独秀等人议论性散文成为现代散文的源头。紧接着抒情性、记叙性等风格迥异的散文迅猛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期间散文发展进入低谷。改革开放至今,散文的创作再一次重振旗鼓。
(二)散文研究概述
国内现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基本是在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尽管国内在文学理论中添加了一些中国元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国内文学理论所对应的文类是诗歌、小说、戏剧。因此,与其相比,甚至与一些实用性文章相比,散文的研究相当薄弱。特别是有关其文本解读的理论,少之又少。我国散文话语理论的创建,是从1990年末才开始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散文研究在文学研究中处于落后的位置,只是在跟着小说、诗歌研究的潮流,步履蹒跚地向前踱步。当回顾中小学散文教学可参照的作品时,除了孙绍振等人少量解读理论外,就只剩下一些文人自己在解读散文时所留下的不成体系的散文解读方式了。
1。散文的特征
近年来,鉴于散文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导文体的这一现实,王荣生等人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他认为中小学课文中文学性较强的现当代散文,其特点是“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言说方式,传达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表现本我个性化的情感认知。”
2。散文阅读的要领
作者写散文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可以通过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之事物及观念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对于读者而言,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来体认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关键不在于找到文本中所写事物的特征、所说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在于这些描述中所涵盖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老王》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分析老王的形象,而在于领悟杨绛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有良知地反省与愧怍,她能看到老王内心的善良。同样《荷塘月色》的关键之处不在于赏析荷塘月色下的美景,而在于品味朱自清此时此刻独有的赏景心境。
二、散文教学设计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材中文学性较强的现当代散文。这就排除了古代文言散文和一般实用性文章的影响,使得散文教学设计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为我们更容易找到散文教学的共性奠定基础。
(一)我国散文教学设计研究情况
当前散文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以王荣生教授《散文教学教什么》为代表,该书重点分析了散文的特性、探究了散文教学内容等的确定,同时还原了现场备课时一线教师与教学论专家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一些矛盾冲突,值得我们思考。该书强调以文体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就其实质而言,这一做法,体现出文体语境对语文教学设计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讲,影响教学内容设计的语境因素是多样的,文体语境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因而只考虑根据问题来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是不全面的。更何况散文教学设计还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散文解读、模式确立、方法确定等一系列内容。